遼寧省葫蘆島市,地處河北省秦皇島市和遼寧省錦州市之間,伴隨改革開放,這個“北方黃金海岸,四季康養勝地”,如今衍生出了更多的璀璨風景。
生態山水區再升級
坐擁遼西走廊的葫蘆島,有285公里長海岸線,地理位置優越:毗鄰全國避暑勝地北戴河的綏中東戴河,沙灘、海水同灣同質;興城療養院云集,“第二北戴河”稱謂由來已久;遼東灣第一大島覺華島,被譽為“海上桃花源”。
北部山區有長達265.2公里的長城,有東北地區第一個掛牌世界文化遺產地——“城在水上筑,水在城下流”的九門口水上長城,還有明將戚繼光修建的錐子山等原生態野長城,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也頗具特色……自西向東、由南往北,葫蘆島規劃出了各具特色的“六大文旅綜合區”。
綏中縣打造“東戴河+長城”文旅綜合區,挖掘長城文化、秦漢文化資源,打造“東戴河—碣石宮—九門口長城—錐子山長城”精品旅游路線和“東戴河觀滄海”旅游新場景。
興城市秉持“百年建筑、千年古城”理念,打造“寧遠古城”文旅綜合區,依托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興城溫泉,大力發展康養產業,興城會客廳、明代風格商業街區等古城高質量保護開發工程也在謀劃建設中。
在“龍興黃金海岸”文旅綜合區,從龍灣海濱出發,沿著10公里海濱棧道行走,途經和平廣場、歡樂龍灣溫泉水樂園、比基尼廣場等景點,一路風光旖旎。東北亞(興城)國際泳裝博覽會、興城海會、濱海馬拉松等活動在這里此起彼伏。
在“覺華島”文旅綜合區,“海上桃花源、生態覺華島”規劃構建歷史沉浸、原生體驗、養生度假等八大片區,不斷完善住宿餐飲等基礎設施,開展賞花季等各類文體旅活動,打造菩提文化產業區,研發菩提文創產品,提升磨盤山島旅游開發品質。
“葫蘆文化”“關東民俗雪鄉”在“葫蘆古鎮”文旅綜合區叫響,中國(葫蘆島)葫蘆文化節、冰雪品牌活動成古鎮名片,篝火晚會、燈光秀、煙花秀、民俗演藝等繽紛旅游業態,讓這里成了葫蘆島城市會客廳。目前,葫蘆古鎮正在提速天角山全民健身體育公園、趕海拾蟹灣等重點項目建設,招商水岸街等項目與錦州筆架山景區深化開展“門票互惠、游客互通”等合作。
在建昌縣,遼西第一大峽谷龍潭大峽谷景區、遼西第一黨小組舊址、格蘭登堡啤酒產業園、天香源牡丹產業園旅游景區正在穿成線;在興城,龍藪灣景區串聯三道溝鄉、堿廠鄉、紅崖子鎮等國家、省級重點旅游鄉村,休閑度假、農事體驗、中醫研學等鄉村旅游業態初具規模;在連山區、南票區,塔山阻擊戰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旅游項目正在提質升級,南票煤炭國家礦山公園、虹螺古鎮特色村寨等項目招商進行中……“西部生態山水”文旅綜合區亮點紛呈。
本土名主播添動力
綏中縣加碑巖鄉副鄉長虞正軍,隨身帶著設備,看到好風景,聽到好故事,就現場錄視頻,講解推介。被稱為“加碑巖旅游推薦官”的虞正軍說:“像我這樣的‘文旅推薦官’,在綏中縣有幾十人。”
綏中縣范家滿族鄉黨委書記李心欣,被鄉親們親切地稱作“網紅書記”。她身著古裝給鄉里的百年梨園拍視頻做推廣,還率先舉辦鄉村露營節,帶動綏中縣北部山區掀起露營旅游熱潮。
“我們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全域旅游,大家一起干,說不定哪個地方就‘破圈’了!”綏中縣委書記劉曉軍表示。截至國慶假期,今年綏中共接待游客722.92萬人次,旅游收入34.73億元。
文體旅融合促發展
綏中縣的實踐,是葫蘆島發展全域旅游的一個縮影。葫蘆島整合全市自然風光、人文歷史資源再“創業”,全面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以發展春季賞花踏青,夏季消暑度假,秋季蔬果采摘,冬季嬉冰雪、泡溫泉,全域皆有景、四季皆可游的全域、全時、全季旅游,推動全市文旅“破圈”。
葫蘆島建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牽頭的全市推進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領導體制,深化文體旅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成立市、縣(區)兩級文體旅招商專班,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推進相關工作。同時,不斷深化業態融合,探索建立“文體旅+康養+餐飲+住宿”異業聯盟,豐富發展“文體旅+音樂、演出、賽事、展會、媒體視頻”等新模式,策劃“跟著賽事品美食、賞民俗”等活動,推動文體旅產業發展與葫蘆島“土特產”有機結合,延長豐富文體旅產業鏈、產品鏈,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同時,扎實做好富民強市大文章。